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吕乙亭

2015-06-10 11:21: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吕乙亭(1915-1939)原名吕东甲,山东广饶县吕庄村人,中共党员。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十团连长、营长等职。他所领导的三营曾转战于鲁北、鲁中地区,与敌人战斗百余次。1939年3月27日,他率部执行护送任务时,途经博山县太河镇遭国民党伏击,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吕乙亭1915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吕家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吕致斋是1926年入党的老党员,曾变卖家产资助建立革命武装,并先后任过县委委员、县委军事部长。因为他家是当地党的活动联络中心,多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查、抢掠和焚烧。

  吕乙亭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和革命思想的熏陶,抱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1931年在广饶中学读书时,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九一八事变后,他又以学生代表的身份挺身而出,组织进步同学参加军训、游行示威、散发抗日传单,并带领游行队伍冲进国民党县政府,要求发给枪支弹药,奔赴抗日前线。1933年被选为广饶中学学生自治会会长后,他更是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广泛阅读兵书战策,一边努力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一年后中学毕业,他考入益都省立第四师范。1935年2月,由董直夫、李春荣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中共广饶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正在济宁乡农学校接受军事训练的吕乙亭满怀抗日救国的激情回到家乡,担任了鲁东八路军第九支队军事教练,后因九支队受挫,又被派往临淄县任第三大队第二中队队长。

  抗战期间,八路军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和团结各种抗日力量,同时也坚决打击和清除破坏统一战线、排斥共产党人和妄图叛变投敌的坏分子。吕乙亭就曾奉命处理过两件这样的事。

  第一件事是设计逮捕胡作非为、阴谋叛变的王范之。1937年冬,中共益都县委在组建八路军第十支队时收编了一部分土匪武装。当时匪首王范之为人阴险毒辣,但枪法很好,为了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多为抗战增加一份力量,县委便让他担任了十支队副司令员。但王范之匪性不改,不但不听组织约束,还经常吃喝嫖赌、欺压百姓,后来竟勾结顽军阴谋叛变。为此,十支队司令员刘斗臣请示县委,要求派人帮助其清除这个祸害。1938年春,经县委研究同意,三大队就派吕乙亭和二中队指导员岳拙园、一分队队长许子敬等人率领二中队兼程前往。部队驻进张家庄当晚,县委领导陪同吕乙亭等拜访了十支队正副司令员刘斗臣和王范之,临走时吕乙亭请他们到二中队去指导。第二天,王范之骑着大马,带着卫兵王秃子,游游荡荡地来二中队回访,吕乙亭和岳拙园出面相迎。“宾主”客气一番后,随即摆上丰盛的酒宴,大家一面饮酒一面聊天,从生活说到打仗,从土炮谈到钢枪,当时的气氛表面上看很是和谐。说话间,吕乙亭抓住时机便转入正题。他说:“王司令,我有支相当好的驳壳枪,请司令鉴赏。”王范之平素枪不离手,看到吕乙亭主动把自己的枪递给他看,觉得是诚心诚意地向他请教,便接过枪去看了看,连声说:“好枪,好枪。”吕乙亭却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了一句:“王司令的枪是什么样式的?”说着还看了看王的神色,并且又加了一句:“听说王司令的枪法百发百中,枪一定很好啊。”王范之听后不由得喜形于色。他想在年轻军官面前卖弄一下自己,便“嗖”的一声拔出手枪,一边扔给吕乙亭一边傲慢地说:“让你们开开眼界吧!”吕乙亭接过枪来掂了掂,不动声色地说:“有子弹吗?”“有!”王答道。这时,吕乙亭迅速将子弹上堂,对准王范之严厉地说:“不准动!王范之,我代表十支队宣布,你被捕了!”许子敬随即大声喊道:“来人啊,把他绑起来!”这突如其来的行动使王范之有点发蒙,但他终究是土匪出身,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不妙。“这、这……老弟请不要开玩笑!”他一面故装镇静地说着,一面飞快地抓起吕乙亭递给他的那支手枪,一推火发觉没有压子弹,这才知道上了当,吓得他两手一颤,“啪”的一声驳壳枪掉在地上。王范之很快被捆了起来,随他来的那个卫兵也被擒了。几天后,王范之被处决了,十支队也终于消除了内患。

  另一件事是处理国民党复兴社分子王尚志。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复兴社分子王尚志曾经在“国民党鲁北地区第二游击司令”秦启荣的指使下,到临淄县以抗日为名拉起一支队伍,当时编有三个大队,其中第三大队是以进步学生为骨干并由中共领导的一支队伍,故此王尚志一直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1938年初,王尚志开始密谋窃取三大队领导权,为此党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斗争。2月的一天,大队长李人凤和吕乙亭率领的特务队及二中队部分战士赶到寇家庄,以找王司令研究问题为名闯入其宿舍。因事出突然,王的卫兵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被缴了枪,王尚志见状想反抗也晚了,就连连哀求说好话,声称要“以团结抗日为重。我王某有不到之处,请多包涵”。吕乙亭哪会理睬他这一套,严厉指出他破坏抗日统一战线,阴谋分裂抗日队伍的罪行,警告他不许为非作歹。经过一番教育后,就将他押解驱逐出境了。

  1938年夏,临淄县第三大队易帜编入到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吕乙亭先在二营四连任连长,后任三营营长。同年秋,在三支队的领导下,他率领四连配合兄弟部队,转战济南近郊,打击歼灭日军。后来,他所领导的三营又转战鲁北、鲁中地区,与敌战斗百余次,埋地雷、扒铁路、割电线、伏击日伪列车,打得日军、汉奸闻风丧胆,成为淄河流域和益寿临广一带影响较大的一支抗日队伍,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当时曾有群众编顺口溜赞道:“盼八路、迎乙亭,乙亭来了得太平。”

  1939年3月,奉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的指示,活动于清河区的山纵第三支队选派了六十二名干部、战士,由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任总指挥带队去山东分局驻地沂水县接受训练,然后转赴鲁南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行军中,先由十团政委罗文华带队护送过胶济铁路至淄川佛村,再由营长吕乙亭带队护送至目的地。但是,他们要通过的淄川以东地区当时正被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五纵队司令秦启荣所属的王尚志部所占据,王之前因与吕乙亭等人有过节,因此虽在表面上同意八路军通过,暗地里却设下重兵埋伏。3月30日,当护送部队和受训队伍到达博山太河镇同古村时,王部突然开枪射击,走在队伍前面的营长吕乙亭当场牺牲。后八路军除50余人突围外,其余200多名干部、战士全部被俘,鲍辉等8人惨遭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太河惨案”。4月上旬,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八路军山东纵队向驻太河地区的王尚志部发起进攻,一举收复了太河、峨庄等广大地区,解救出了部分被囚人员,给反共反人民的顽固分子以应有的惩罚。战斗结束后,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政委黎玉等亲临太河镇慰问伤员和部队,并召开追悼大会悼念鲍辉、吕乙亭等死难烈士。8月下旬,王尚志部被彻底消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