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满门英杰

2015-06-23 15:11: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杨荣华

  东营区龙居乡十三图村,有一个备受人敬仰的家庭。全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无私奉献,堪称满门英杰。他就是在解放前曾教过私熟的张炳乾先生一家。
    张炳乾的祖父是清朝的举人,父、兄均系清朝末年的秀才,算得上书香门第,在当地颇有声望。张炳乾青年时期,从事村私塾,此时,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军阀混战。他愤恨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抱有革新政治的愿望,主张教育救国。在当地他是第一个剪去辫子的,人们给他绰号葫芦头。他常给孩子们讲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诱导青少年立志报国雪耻。爱与憎、正义与耻辱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底萌发。民国后为让孩子们学到救国本领,就送他们去洋学堂,寻求新知识。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他心忧如焚,虽已暮年,仍力图能为抗日救国出力。1940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逐渐在广博蒲建立根据地,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活动,他认准了这才是真正的抗日军队,人民的子弟兵。1943年许家据点日伪扫荡,我青年独立营在王坤的率领下,隐蔽在邻村东南史。由于敌人的封锁,粮草缺乏,他托人送去小米、吉豆700余斤。由于他在周围乡里威望很高,一些绅士名流多有来往,与一些在日伪据点办事的头面人物,过去也有点交情。他利用这个优势,了解敌人的活动情况,为我八路军提供了不少可靠的情况。借助他的声望,广博蒲三边政府蔡恩圃、杨公田等常住在他家。为了掩护抗日工作,他母亲把我们的好多干部认作干儿子1944年老太太病故时,渤海军区政治部送了挽联,以示对这位革命老人的哀思。1944年蒲台县政府吸收张炳乾为政府参议员。同年利津城解放,在史口召开的祝捷大会上,被选为渤海区烈军属代表。他曾多次参加渤海区士绅名流会议。1947年以烈军属代表的身份参加了渤海军区大会,并在主席台上和首长并座。
    由于他的教育,他4个儿子3个都先后参加革命。两个为国捐躯,一个致残。小儿也因牵连,遭受敌人摧残,幸被我党组织营救,幸免于难。
    长子张奉先(参加革命后改名张范)。1913年生,16岁时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当时正是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内战不断,广大农村兵连祸结,民生凋敝,从小受其父图强救国熏陶的张奉先,深为国家民族前途忧虑,他如饥似渴地攻读进步书籍,寻求解救民族危亡的道理。通过读书,联系国家现状,认识到了当政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急切盼望革命风暴的到来。1931九一八事变后,在济南他积极地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抗议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12月,他联合陈楚,和省立一中同学岳拙园等鼓动并组织赴南京学生抗日救亡请愿团。学生的爱国行动,激怒了国民党反动当局,下令提前放寒假,封闭学校,赶学生回家,亲友们为他担忧,曾规劝他以读书为本。奉先不畏当局的恐吓,不顾亲朋的劝说,继续奔波于省城各校开展活动。19332月,奉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留校担任了一师附小教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更名为张范。1937年初,被党派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调太行地区任某部政治部门任,后又调任山西青年决死二纵队六团政委,坚持了太行山区的抗日斗争。
    19471月的一天早晨,他率部与国民党反动派阎锡山部在曲沃县的高显镇战斗,不幸阵亡,时年33岁。当地群众为纪念张范同志,把高显镇改名为张范镇。当地教育部门还把他的英雄事迹编入小学教材。
    次子张承先,又名张林,1917年生,初小毕业后,11岁升入蒲台县第三(麻湾)高级小学,13岁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他刚强正直、聪明伶俐,乍看表现浪漫,对学习不太认真,但每交考试都是第一、二名。他在乡师受进步思潮的影响,读了些马列主义的书籍,又受其兄奉先的鼓励,在校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37年初去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2月奉命来鲁。先在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政治部工作,不久即任三支队十团三营四连政治指导员。1938330日,张林随三支队210人护送南下鲁南的62名受训的干部,途经博山县太河镇时,遭国民党顽固派秦启荣所属王尚志部伏击。当时我部队坚守团结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相忍为国,对国民党顽派蓄意制造分裂行动,缺乏斗争准备。我军护送部队营长吕艺亭等二人当场牺牲。除60多人突围外,全被解除武装扣押。据幸存的护送部队七连长赵华川、战士房荣庆和王尚志的敬卫员等回忆:第二天王尚志部把我全体被俘同志押解到峨庄,集中在一家酒店的院子里,王尚志煞有介事地出来训话说:你们这些青年,抗日不干中央军,去干共匪,今天打了你们是好事,是救了你们,不然抗日成功,你们就麻烦大啦,有灭门之祸。蒋委员长不允许共匪存在。现在我们是奉沈洪烈主席命令解决你们……被俘的同志们听着王尚志的满口胡言,个个怒火满腔,不等他讲完,张林带领大家愤怒地喊起口与:我们不是土匪,是抗日的人民子弟兵!”“拥护抗日合作到底!”“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谁先开枪打中国人的就是汉奸!他呼一句,大家跟着呼一句,声音越来越激昂,大有声震堂壁之势。王尚志听着这正义的呼声,开始呆若木鸡,随之恼羞成怒,当即命令部下把张林打得满口流血。据王尚志的警卫员回忆,在回去的路上王尚志还愤愤地说:要认清那个带领呼口号的,晚上活埋!
    经过逐一审讯后,首先把张林、陈大学、赵华川、徐效礼、张琴书等11名连以上干部(包括同职的学员干部)和重点怀疑对象关押在一起,视为要犯,由军法处看管。第二天夜间单个提审,审讯中施行酷刑,先是用棍棒打,以后又用拧起的铁丝鞭抽,铁鞭上有些小铁丝头露在外面,抽在身上扎进肉里,直打得鲜血淋漓皮开肉绽昏死过去。可张林等咬紧牙关,决不供认谁是共产党,就这样一连折磨了7天。据幸免活下来的赵华川同志回忆:以后连续3天既不审也不打了,押着我们三天转换了三个村庄,最后一天经鹿皋到了黄山村,住在一个木匠铺里。一天晚上敌人将张林同志押出去,约两个小时后又送了回来。原来王尚志部的侦察处长刘同合是张林同志的舅舅,单独把张林提去,是以舅父的身份劝降。据当时在场的王尚志的警卫员说:刘同合对张林说,王尚志很器重他,如归降定委以重任。并威肋:如此下去会有生命危险。张林不为所动,义正严词斥责了王尚志的反共罪行,并大声说:把你们的政治主任张星波叫来,我问他凭什么消灭抗日武装?凭什么惨杀抗日战士?当场声明:我没有你这样的汉奸舅。
    敌人见张林等软硬不吃,便下毒手了。据曾陪决的张华川回忆:第二天晌午,敌人将他们11名同志押了出去,见到街上戒备森严,知道敌人是在施行最后一招了。张林等大声抗议。到了弥河滩里,敌人叫他们跪下,大家坚决不跪,丧心病狂的刽子手就开枪了!枪杀了张林、陈大学、张琴书、徐效礼等五名同志。
    张林时年22岁。以他的行动,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
    三子张跃先1926年生,1936年随大哥奉先在济南山东省立乡村师范附小学习,其间,奉先与同学陈楚、李曼村经常来往聚谈、探索救国道理,跃先从小就受爱国主义的进步思想熏陶,愿走大哥、二哥道路,立誓完成二哥抗日救国未竟事业。1944年,张炳乾夫妇,强忍巨痛,洒泪把18岁的三儿跃先送上抗日战场,开始参加我广、博、蒲三边特务队,三边撤消后,同年秋调渤海七师,曾任爆破班长、排长等职,参加过数次大小攻城破碉堡的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部队又投入了保卫解放区,保卫胜利果实的人民解放战争。1948年解放济南战役中,他率一个排,爆破了长青东门,同年冬又参加了淮海战役,11月火线入党。1949116日腰部负伤(至今身上存有弹片)。1949年春在河南孙楼阻击战中,与国民党王牌新五军激战,头部和臂部两处负伤,伤愈即于421日参加了渡江战役。24日再次负伤,休养不久随军南下。1025日参加金门战斗,由于战斗失利,渡海人员大部被俘。张跃先不畏敌人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变节,被押解台北集中营关押13个月。1950年,跃先随我915名被释放人员回大陆,回到原单位82师,任文化教员。他先后立功4次,195410月因身残(二等乙)复员回乡。
    四子张光先,因受家庭牵连,年幼即遭敌人的折磨。1942年冬许家据点的日伪,曾多次抓捕张炳乾未逞,便把年幼的光先绑了去,关押20多天,让洋狗交得死去活来,血肉模糊,妄图胁迫炳乾放弃抗日行动。我三边政府主任蔡恩圃识破敌人阴谋,责成为我们掌握的伪乡长许照璧重金赎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